二里頭遺址保護和申遺專家座談會在洛陽召開
7月13日上午,二里頭遺址保護和申遺專家座談會在河南洛陽召開。本次會議由洛陽市人民政府支持,洛陽市文物局主辦。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劉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規(guī)劃師、建筑歷史研究所名譽所長陳同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會長孫英民,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賈連敏、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張慧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等來自國內科研院所、文博單位的3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座談會。專家們對二里頭遺址申遺工作紛紛表示贊成和支持,并圍繞進一步加大二里頭遺址保護力度給出意見和建議,就系統(tǒng)規(guī)劃二里頭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工作的策略和技術路線進行科學研判?!?/p>
與會專家認為,61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表明,距今3800年至3500年的二里頭遺址,揭示了以大型夯土建筑為代表的宮室制度、以青銅禮器為代表的器用制度等王朝禮儀制度及王朝國家的誕生過程,是早期國家的突出代表。專家表示,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和研究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今后要按照申遺標準組織開展大規(guī)模的夏文化研究,加強人才培養(yǎng),增加研究的厚度、廣度和深度;同時,在研究中更加注重國際合作,加強考古成果的整理和外文翻譯,為申遺工作營造良好的國內國際氛圍;借鑒國內申遺成功經(jīng)驗,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細化隊伍分工,盡快編制申遺文本,爭取早日列入“中國世界遺產(chǎn)預備名單”;提升二里頭遺址的展示效果,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要提升檔次,提升水平,圍繞申遺文本對展陳大綱進行相應的調整,讓博物館和遺址公園真正成為宣傳二里頭遺址重要地位的窗口。
目前,洛陽市已基本完成二里頭遺址申遺資料的收集工作,正在進行篩選和整理。下一步,洛陽市將根據(jù)專家建議,繼續(xù)加強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合作,提升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和保護研究水平,持續(xù)發(fā)力,爭取二里頭遺址早日列入申遺預備名單。
下午,首期“二里頭大講堂”在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正式開講。本期講堂由李伯謙先生主講“大禹、夏都與早期文明”。講座中李先生詳細講述了關于夏和大禹的文獻記載、夏文化的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相關成果等,并指出研究夏文化應該遵循正確的歷史觀和研究方法。作為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區(qū),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和發(fā)展研究展示中心,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和展示基地,今后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定期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作客“二里頭大講堂”,講述夏文化和早期國家形成與發(fā)展的演進歷程等重大學術課題,使夏博逐步成為夏文化研究和傳播的主陣地。
責編:韓翰

